俗话说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新一代家长有一些从幼儿园开始就为孩子筹划进国际学校。老师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几个国际学校关键升学点——幼升小、小升初、八年级、初升高。
对学生及家庭的考察从一进到学校就开始了,学校会安排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游戏、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家长与小朋友互动的方式、孩子所展示出的礼仪和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教养等都会成为学校官方面试团队的考察范围。如果孩子在学校面试的过程中出现例如:推搡别的小朋友、抢玩具、说脏话等行为,学校会直接拒绝。
在数学这个科目的考试中,一般会有中英文数学考试之分,中文数学的难度不大,但是英文数学需要提前学习一些数学词汇以免因为看不懂题而无法解题,这个阶段的英语入学测试题中会涵盖个人论述题型,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体制内的小升初重点会放在奥数、理科成绩上面,但是双语学校会把重点放在英文笔试和面试上。英文笔试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英文面试会有各种类型的题目,比较发散,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没有过往经验的问题。
小升初还有一块就是标化成绩,个别学校会有要求,会推荐学生去考一个小托福,而且分数一定要符合学校设置的入学标准。
所以基本上来说双语国际学校考的主要就是这些内容。他们和体制内学校区别点就在于他们把重心放在了英文笔试、英文面试上面,而体制内学校比较看重的奥数、数学成绩上。
另外,申请美国很多大学,大学可能需要学生从九年级就记录自己的活动,或者考察学生申请素材的时候从九年级开始考察。所以如果家长此处处于对大学申请比较有利的角度考虑,那么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九年级的时候能够拥有比较全面发展的国际教育,这样他在申请大学时的经历和课程会更加匹配。所以八年级到九年级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升学点。
播播老师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在8年级结束以后的暑假或者更早之前就开始去考虑初升高计划,为什么?因为家长们选校需要一段时间,特别优秀的学生,比如托福预估成绩能在100分以上,各科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的初三学生,选校是比较容易的,就选择的那几所。
很多中等和中上学生选校难度会稍大,择校一定要提前一些,家长们可以通过远博官网或者学校开放的信息及更多的途径了解学校。很多学校的招生信息并不在网站上做到公开透明,早一点定下来学校以后,可以很直接地去问学校,咨询关键的时间节点,以做准备。
2.轮招生作为冲刺和摸底
像有一些双语学校,是可以让学生参加多次考试的,你次没有考过可以考第二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很多学生再去考一次,因为多考一次,你的成绩可以更直接地告诉你是否适合这一档学校,你差多少,这个鸿沟是不是可以弥补?
比如个别国际学校12月的次笔试,数学加英语130的录取分数线,如果你只差两分或者三分,你可能第二次拼一拼、努力努力能够冲过。如果差的是十几分,你就要在你的选校清单上,重新审核你的匹配和保底学校了。所以如果能抓住轮的申请时间去报考你的冲刺学校,是非常好的。
3.以充分的准备应对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学校的招生政策会变,准备充分,把可能遇到所有的问题想清楚,录取的几率会大大提升。很多家长会说面试就是Free Talk,没有办法准备,或者招生官和你聊天,没有办法准备。其实不是这样的,Free Talk真的一点都不Free。
举个例子,比如学校面试老师让大家分组做一个团队合作项目,每个人要有分工,每个人有两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部分。有的学生很慌,因为没有碰到过这类题型。其实说白了,这项任务是在考核学生的公共演讲能力。所以如果我们帮助我们的学生准备的时候,就已经帮他准备过公共演讲技能,他们就会胸有成竹。